推进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4-05-21 人气: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确立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为石屏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为石屏县加快产业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强化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强大动力。在美丽云南建设迫切需求下,新的发展阶段下,石屏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石屏县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实践者,冲破体制和机制的瓶颈,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改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和生态环境保持优良的跨越式发展。

1 石屏县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挑战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制约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多年的努力石屏县经济结构有明显优化,但全县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发展层次低,工业结构失衡、发展能力弱,民营经济比重低、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仍明显存在,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当前石屏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相对国际标准,石屏县产业结构演进明显滞后,第一产业占比偏高,而第三产业占比偏低。石屏县工业初级化特征明显,结构单一,综合效益低,消费资料工业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工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初级化特征较明显,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未发展起来。所以石屏县需要冲破经济结构的约束,促进第二产业提质增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经济绿色转型,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仍需强化基础设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

在全省城镇化建设提速的带动下,石屏县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提升期。但石屏县的城市化水平依然较低且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城镇建设特色不突出,基础设施功能不配套,城镇化进程不平衡,人居环境、城市文明程度需要进一步提升,许多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以及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仍较为滞后。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下,优化国土空间,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安全可靠的水保障网络,清洁高效的能源网络是石屏县需要着力提升的解决的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首要的困难和挑战。

(三)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仍未达到生态文明期望

石屏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民族贫困县,加快发展、实现跨越的任务十分紧迫。特别“十三五”时期是实施异龙湖水体达标三年行动计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资源能源消耗逐年提升,城镇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农村环境污染持续增大,整体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保护环境的任务更加繁重,对全县生态系统保护与生态屏障构建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异龙湖保护治理工作仍任重且道远。

2 推进石屏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

(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推进转型升级

一是高效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18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精特色粮经产业、做强畜牧业、做大林产业、培育特色渔业、发展开放型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现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设施化生产。

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按照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的要求,深入推进豆制品特色产业园区城东鲜豆腐加工区项目、农(畜)特产品(老牛塘)加工区项目、畜禽特色产品精深加工及生猪定点屠宰项目实施。坚持优化存量做大增量并重、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发展并重、优化布局与聚集发展并重的方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化解过剩产能,做精做强豆制品产业,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方位融入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主动融入红河州文化建设“1046”春天工程、“三千四百年”红河旅游名片发展大局,围绕建设“湖城一体”宜居城市目标,超前谋划“一城两湖三镇”(古城区,异龙湖、赤瑞湖,异龙镇、宝秀镇、坝心镇)远期规划,主动衔接并轨石屏建水“一湖两城”古城文化旅游区建设。以旅游业为重点,文化产业和新型服务业并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专业化、个性化发展。

(二)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着力提高环境质量

继续抓好异龙湖综合治理工作,围绕异龙湖三年行动方案和“十三五”规划,切实推进落实异龙湖治理重点项目实施与河道保洁监管,强化监管和工程措施,确保在短期内使异龙湖水质有所改善。扎实做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工作,进一步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大力开展全县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全力组织实施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农村“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深入开展“革除陋习”行动。积极推进凤凰路、屏阳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古城传统风貌恢复与保护和石屏彝族花腰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抓好异龙湖流域村庄综合整治,统筹推进传统村落开发与保护。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重点做好饮用水源、地下水资源、主要河流交界断面及城市空气质量的监测,加强危险废物处置、動植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和重大生物灾害的防控体系。

(三)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切实促进清洁生产

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实施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大力实施节能改造、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等重点工程。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从标准、设计、建设等方面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鼓励建筑工业化等建设模式。积极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支持节能新技术(产品)示范与推广,培育和规范节能产品(技术)市场。强化结构、工程、管理减排,继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低碳城市、小城镇、社区、产业园区的试点创建。

(四)注重建设生态文化,强化生态文明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加强城市绿地、广场、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结合生态城市、生态乡村建设,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生态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大力开展“低碳节能减排行动”,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引导基层单位和城乡居民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群众性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人民群众不断强化生态环保意识。

(五)加快推进制度创新,着力完善体制机制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股份制、股份合作制、BOT等形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增加财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出比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创新执法方式,充实基层环保执法力量。加强检察司法工作,依法严厉查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案件。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法律服务工作。加强生态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遵法守法、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局面。

相关文档:
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关于推进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微服务研究
浅析水利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及其加强措施
关于诉前登记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