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

时间:2024-05-21 人气: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青少年大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思结合,坚持知行统一,注重实践。但是现如今社会中,该课程的发展遭遇了困境,继续改革必须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改革。一方面要使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努力把道德与法律的认知转化为实践。

关键词:弊端;改革;思想道德;法律;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之一,2006年起在全国普通高校新生中开设,一直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正确的行为道路上发展。“基础”课以使广大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开拓人生新起点为切入,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在大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也面临许多的困境,改革也就愈发重要。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困境

(一)对该课程的重视普遍不足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育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德育教育虽然得到了普遍认可,但是经研究表明,全国各大学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视程度偏低,认为该课程只是理论教学科的补充调剂,不论是学校师生还是校领导都有明显的忽视现象,这导致在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疏忽,广大青年学生对这门课的理解程度偏低,不愿意花费时间认真学习。再加上现如今大学生课程繁重,压力较大,节奏紧凑,相较于能够带给自己一定专业技能和就业成绩的专业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明显不能引起大学生的重视。

(二)教学内容缺乏深度

大学生已经作为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已经学习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一定程度上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判断,能够清楚认识到大部分的社会事实和发展规律,对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见地,也能够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可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中,仍然在教授简单基础,趋于形式的教学内容,完全不能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三)形式教学,缺乏正确实践

目前在各大高校中仍然没有合适的关于此项课程的活动,虽然在一些活动的主题上极力渲染积极向上的高昂主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但是实际上也只是在走流程,并没有实际含义。许多高校仍然不能转变教学观念,用落后的方式和简单的形式会议,草草收场,对于大学生而言不过是在浪费时间,可能还会出现对此门课程的抵触心理,认为此门课程内容单一,形式繁琐,并无用处。

(四)师资力量水平不均

由于各大高校对于此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对师资力量的选择上有了很大的水分,导致师资力量不够均匀,整体水平不足,更多的是东拼西凑,并无多少阅历的年轻老师用这门课来练手实验,也并没有完整的教育机制和统一标准,导致教学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也并没有合理的目标。

2 改革的意义

(一)培养青少年正确的行为观念

青少年在成长中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对事物的认知还有很多的片面,一味地课本教学理论传授难以真正用到日常生活中,不能合理正确的使用马克思主义和合理合法的方式处理。实践是理论的目标和归宿,青少年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正确的解决办法。哲学是科学中的科学。只有明确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习该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材之路。

(二)维和社会和平安定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是大部分人对我国法律的认识程度远远不足。大学生由于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科技知识,又是初入社会,在对法律的认知不明确的时候,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很容易依靠自己的知识能力做出危害社会治安的事情。因此对青少年的行为观念和法律观念有深刻的教育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保全青少年安全的必要,也是维护社会治安,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

3 改革措施

(一)建立合理的目标要求

一份合理的目标就是一个正确的指导方向,能够带领改革者更好的达成改革目的。各大高校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要求和统领纲要,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使命,成为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必要课程,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健康人才奠定基础。

(二)加强对该课程的重视

为了加强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就需要各大高校的领导人员能够在该课程的发展上提供必要的管理,需要不断的开展多种富有内涵和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这门课程必须能够带给自己现实的作用和好处,才能使大学生愿意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重视并付出努力的去学习理解这门课。

(三)增加课程深度内涵

課本编写者和教育人员需要深刻了解时代变化和历史需求,以及广大青年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首先在教材上具有一定的内涵和水平,使青年学生能够有学习的意愿和价值,而不是形式上能应付就行。同时,学校在选择教育人员的时候也要慎重,在对人员的选择时要有一定的标准和衡量,教学人员必须有足够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基础,同时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法律观念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水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学生收获到教学以外的显示知识和能力。

(四)提高学习兴趣

一味地课本教学和形式活动只会显得枯燥乏味,使青年学生枯燥乏味。在如今娱乐活动多样的形势下,青年学生有了更多的活动选择和娱乐,也就有了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原始的活动方式已经不能勾起青少年的兴趣,各大高校必须能够深入研究新的活动形式,对广大青年的爱好进行详细分析,或者直接向青年学生寻求活动建议,使广大青年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就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该课程的改革必须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进行改革,大体应围绕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第一,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第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三,坚持为人民服务,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六)融入社会,以社会为依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为了应到大学生能正确和迈入社会,适应社会,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必要的社会实践不可缺少。社会实践,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假期实习,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它是以社会为背景,以和学生日常有关的现实问题为内容,以假期和课余为主要时间,让学生参与一些社会生活活动,从而使他们能够提前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律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如: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到农村参加三下乡活动 、进行市场调研,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现场教学。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难题和解决难题的能力以及锐意进取的精神,同时帮助学生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行为观念,深化自己道德法律认知行为。

参考文献

[1]池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改革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申林;大力推进“三型校园”建设 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D];黑龙江日报;2009年

相关文档:
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关于推进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微服务研究
浅析水利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及其加强措施
关于诉前登记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