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人气: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是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按“双线”协同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碎片化学习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有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保障,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知识有效传递。
关键字:互联网+;翻转课堂;“双线”协同
“互联网+"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事物新理念,“互联网+教育”改善了教育生态环境,使得教育从原来的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教师学生关系固定的状态变为时间灵活、地点可变、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关系。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使得按学习者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是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利用现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按课前预习、课中讨论分析和课后巩固拓展重新设计教学,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知识有效传递。
1 翻转课堂的概念
在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或课后完成,而知识的内化则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与同学一起完成。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只是在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提供支持,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时督促学生学习。在时间安排上,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绩效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交互性。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参与度高,在教师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反复与同学、教师交互,拓展了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2 “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教学实施
1、基于翻转式的线上线下“双线”协同的教学模式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以“互联网+”为背景,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构建线上线下“双线”协同教学模式,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主动建构者。线上自学、测试,线下讨论、提升,特别是发布在线上的微课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视频讲解,简短精干,目的性强,学习目标明确,学生更感兴趣,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要求。线下反馈评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讨论、实践、应用和探究为主,合理安排答疑,注重面對面交流和互动。通过“双线”协同,教师能为学生开发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为个性化,教师侧重个别辅导而不是讲课,将从教学活动的主体逐渐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角色将得到充分体现,每个人既是知识的学习者,也可以成为知识的贡献者。
2、基于任务引领,以驱动学生内驱力为目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从学生学习的动机出发,课程目标是按照企业工作岗位需求来分解任务,教学目标是紧紧围绕典型任务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通过互联网搭建的教学平台或模拟的现实平台,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和障碍,用知识点不断刺激学生,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3、基于碎片化学习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使学生的学习时间、空间更灵活。
考虑到碎片化学习,教学资源库在建设过程中,除要满足行业和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外,更多的是注重资源库的内容和资源库的类型。资源库的内容按职业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单位,分解成若干个能帮助完成工作任务的知识点,按知识点去准备资料。包括知识点管理平台、专业建设、企业项目、行业标准、产业资讯、典型案例等。类型主要是媒体资源(动画、视频、音频、图形等)、课程资源(课件、微课视频、在线课程等)、案例资源(成功策划方案、优秀作品等)、题库资源、其他资源(行业规范要求、标准、政策、法律、法规等)。
4、基于信息化教学需求,有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吸收教育信息化的先进思想,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教师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在信息化教学的条件下,教师是资源的建设者、使用者、组织者,教师要具备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与评价能力这三大核心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离不开有效的教师培训,重视实践反思和增长自我发展的能力。
不管是传统课堂还是翻转课堂,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能有效学习,掌握真正的技能。在信息化教学不断发展的今天,改革传统课堂,引入翻转课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翻转课堂能建设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创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吴颖 沈晶.微课、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中的实证比较研究.职教育论坛,2016(17):71-74
[2]钟晓流 宋述强 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专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13(19):58-65
[3]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2012(4):46-52
[4]吕玉龙 张全.基于“互联网+”的会展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理论导报,2016(10):60-61
[5]成冬梅.高职院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共享现状与构建模式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88-9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