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人气: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影响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详细介绍了影响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关键词:东部;经济;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不断推动, 东部各省市地区的经济有了迅猛的,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是一个值得去深入研究分析的课题。
1 东部区域经济发展历史因素
东南沿海的经济条件优于内陆的历史或渊源却相当久远。经济史学的有关文献(苏东水,1993;蒋立文和邱信利,1995:张仲礼,1996;林凌和刘世庆,1998:苏少之,2000;王询和于秋华,2004)表明:尽管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但早在三国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出现南移的倾向;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实现了由粗放型的开发转向集约型的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区,长江三角洲成为成熟的农业经济区,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甚至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主要是泉州、广州,唐朝政府曾在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扬州等城市设置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从宋元开始,东部沿海地区逐渐人口密集,商业发达,出现了许多城市;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在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长三角的棉纺织业、丝织业、粮食市场,闽粤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经济作物的栽培等,在全国经济中都占据显要地位,中、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已经十分明显;对外交流的广泛和频繁使东南沿海一带形成了良好的商业、创业文化,虽然封建统治者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设置了许多阻碍外贸发展的障碍,但沿海地区的商品经济仍然在民间得到蓬勃发展,民间贸易的欣欣向荣曾迫使政府不得不开放海禁。在鸦片战争前夕,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近代以来,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纷纷沦为列强侵略、瓜分全中国和控制、渗透内陆地区的据点,在畸形和扭曲的发展或倒退中,沿海与内陆进一步加剧了分化,在清朝时期获得迅速发展的东北地区也经历了同样的命运;新中国成立之初,尽管国家积贫积弱,但70%的工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东南沿海历史上的繁荣兴盛、近代与内陆地区的分化等现象同样可以用新经济地理学原理、产业集聚机制等加以解释,但这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说明这些只是为了强调东部沿海相对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一直是优势区域,强调外生的区位条件、历史的偶然性等因素对产业集聚机制在现代起作用时的方向性影响。下面从历史回到现实考虑产业集聚在东部沿海的具体发生。
2 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政治因素
当1978年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重大转折后,我国接受国际的资本、产业转移具有了可能性,但这却不是一蹴而就、全面铺开的,而是在时间上有先有后,空间上逐步扩展,政策上优惠不同。最先接受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并且享受的政策也最优惠的是南部沿海,这以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为标志。这种政策因素与南部沿海本身具有的沿海、接近港澳、历史上与海外联系密切等区位或经济地理因素、人文因素的结合使南部沿海地区获得了产业在局部范围内首先集聚的优势,南部沿海的产业发展外部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内部也有庞大的本地市场,资本和技术有外部来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又有内部来源,这就使得南部沿海地区在国内其他地区几乎仍完全处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极短时间内获得迅速发展,南部沿海内部的包括内生增长在内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和从国内附近周边地区吸纳生产要素的跨区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都得到启动。从南部沿海内部(特别是近海地区)较小规模的空间层面例如乡镇、县、地级市这样的范围上看,产业集聚也如火如荼,自由市场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十分活跃。这样,相对于其他沿海地区及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迅速成为明显的优势区域,随着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进一步在空间上扩展,或者,简单地说,当南部沿海与其他地区发生越来越多的区际经济联系后,南部沿海因为先期的优势不断地由近及远吸引其他地区的生产要素,内部的投入产出联系和资本积累也越来越多,内部的共享效应、匹配效应、学习效应(知识创造、知识溢出、知识关联、分工和技术进步)也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或实现,而关键之处是,这是一个循环累积的过程,能够自我加强。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座沿海城市,并在部分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后,对外开放进一步在东部沿海推进,1990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同时,在十来年的从单纯的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期间,全国各个地区的产业集聚也在乡镇、县乃至地级市这样的空间层面上广泛发生,其中,除了南部沿海的近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要以浙江沿海的民营经济和江苏南部的乡镇集体经济发展最具特色和最为成功,而江浙的苏杭一带自古就是富庶之地,上海更因为近代被西方列强占领成为它们掠夺、控制内地的重要据点而拥有相对较好的产业和经济基础,后来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重要制造业基地并得到大力发展。因此,长三角在改革开放前就是一个优势极其明显的区域,其优势表现在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地理空间紧凑,又处于整个东部沿海的中部核心位置,襟南带北,无论是考虑区域内部还是考虑与海外的经济联系,运输和贸易成本条件都十分优越。这样,随着在1990年之前长三角已经较早地拥有多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更是带来了重大的政策优惠,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长三角迅速成长为继珠三角之后的第二个产业集聚的中心区域并显示出更强的集聚力,成为吸引外资和接受产业转移的第二个核心区域。长三角在集聚内部生产要素的基础上不断吸纳邻近腹地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制造业产品既大量出口海外又覆盖本区域市场并辐射中西部等其他地区,产业集聚机制在空间上的影响也随之不断扩大范围和加强力度。由于长三角地理空间的密集和紧凑,区域内部的共享效应、匹配效应和学习效应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或实现,这又进一步增强长三角的集聚力。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的对外开放尽管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中心,但北部沿海(环渤海地区)也已经有不少同步开放的城市,例如1984年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已经包括了山东的青岛和烟台、天津、河北的秦皇岛、辽宁的大连。但北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基础条件明显不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地理空间也相对分散,所享受政策的优惠程度也明显不及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更重要的是在开发开放的时间上已经滞后,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已经成长为集聚中心的前提下,这些地区在吸引外资、产品出口方面的优势就明显逊色一筹。尽管如此,环渤海地区相对于这些地区邻近的内陆腹地而言却具有天壤之别的优势,此外还与日本、韩国距离较近,因此,这些地区也发生着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对外吸引了较多日本、韩国的投资,在吸引其他国家的投资方面也占有一定的份额,对内则就近吸引、吸纳区域内部和邻近的内陆腹地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一个环绕着渤海湾的制造业经济带近年来已经日益突出,其中的天津因近代的工业基础较好、拥有大型港口和2005年天津滨海新区又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等因素而日益成为环渤海地区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产业集聚中心,环渤海地区的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则具有特殊的优势地位,京津共同构筑的人才高地为两地的产业集聚”提供着强大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林凌,刘世庆.中国东南沿海经济起飞之路.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林毅夫,蔡防,李周冲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经济研究,1998(6):3~lO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