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人气:
摘 要:科技人才是科研院所的重要资源,科研院所应加强对有效激励机制的构建,提升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创新激励氛围,采取科学合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策略,保持激励的可持续性,实现科技人才和科研院所的共同发展。本文实例探讨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在激发人才队伍活力研究。通过在传承经典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工作方式方法的系列创新,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投入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崇学兴林、求实创新”真正成为我所的动力支持,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我所林业科技事业的大发展。
关键词:科研院所;人才队伍;活力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技强国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要极大调动和充分尊重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精神,激励他们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简称热林所)是国家林业局直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1962年成立于海南岛西南部乐东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尖峰岭,1982年,所址搬迁至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眼洞,海南岛尖峰岭原址保留为所属试验站。2002年,热林所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盈利性科研机构。建所50多年来,热林所为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林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奖成果60多项,其中国家级一、二等奖及省部级一等奖7项。一直以来,热林所一直紧紧围绕我所现代林业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大局,坚持围绕创新、服务创新、促进创新,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发挥人才在推动林业科研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探索与成效
近年来,热林所对激发人才队伍活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科研单位职能作用和人才队伍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才管理激励机制,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破除固定用人和身份管理,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极大地调动了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了人才作用的发挥。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背景分析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150人。其中,科技人员队伍中研究员22人,副研究员或高级工程师40人。为了激发专业人才队伍活力,建立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在这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创新人才管理体制,为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搭建平台,实现“人才强所”的战略目标。
近年来,热林所科研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技术职务层次明显提高,且平均年龄有所下降。2017年在职科技人员年龄结构与学历结构见表1。
热林所人才队伍已具规模,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76.5%,其中在职科技人员年龄日益年轻化,40岁以下科技人员占总数40.8%,研究生学历人数占总数的58.5%。
由表2可以看出,科技论文逐年增多,论文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SCI数量大幅增加,这是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科研人员辛勤工作的必然结果。
通过人才引进和学历教育使得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在所占的比例大幅度提升;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总体上趋于合理,绝大多数技术带头人在科研或生产中起到了核心和骨干作用,专家队伍建设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努力探索新机制,构建和谐院所
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人才工作组织领导选拔体制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工作的抓手才能不断强化,人才选拔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大力实施“人才强所”战略和建设高素质科研队伍计划,加强我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迫切需要进一步转换我院用人分配机制,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1、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对科研院所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保证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党的领导融入我所各个环节,确保党的工作不间断,党组织作用不削弱。以科技协同创新为中心,找准林业科研院所党组织的工作定位,明确方向,强化举措,大力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在推进重大项目申报和实施、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凝心聚力和保证监督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科技协同创新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1]。
2、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编制改革。为逐步建立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积极推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职工队伍管理模式,通过规范、有序的人员引进和流动,科学调整、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及管理队伍,为我所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013年,热林所制定了《热林所流动编制岗位聘任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以“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为基本原则,经过4年的试行,已初见实效。
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供物资保障。根据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对人才的引进、选拔、表彰、培训以及研究制定人才队伍建设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工作经费给予大力支持,保证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的增长与项目工作经费的增长相协调。近3年来,为吸引人才,我所加大经费投入,引进海外留学归国博士3人,5年内免费提供单位过渡性住房一套(约80平方米),采取先聘后评的方式,来所工作即聘为副研究员,兑现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享受所内专家级别的岗位津贴(年税前收入不低于10万元),5年内提供科研启动金50万元以上(以院所长基金形式资助)。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博士15人,硕士5名,3年内提供单位廉租房一套,提供科研启动金30万元以上。
4、为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积极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我所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先后完成流动专家公寓验收,单位公房装修改造工程,发放租房维修补贴,免除其后顾之忧,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岗位,全心投入工作。
5、加大人才教育培训培养,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快速成长。不断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投入,改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条件,努力扩大培养规模。加大青年人才实践锻炼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安排新录用和新进人员参加野外工作实践锻炼,积极安排中青年人才承担项目,选拔优秀中青年人才担任科研项目负责人。每年7月,开展新入职职工技能和安全培训,促进技能人才成长。各个科研课题专家组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各种专业培训或参加国际国内专业培训。
6、建立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考评制度。为探索研究建立科技创新优秀人才奖励制度,科学设置奖励种类,严格评奖标准,规范评奖程序,对有突出贡献优秀人才给予适当奖励,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促进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我所制定了《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科研人员考核办法(修订版)》。通过制定有效的、客观的考核标准,科学动态地衡量我所科研人员的工作状况和效果,对职工进行评定,进一步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职工工作效率和基本素质。
(三)反响与成效
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措施,热林所在激发人才队伍活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我所在生态学领域建成比较完整、布局合理、代表性强的泛珠江流域森林生态研究网络体系,建立珠江三角洲森林生态效益监测网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特大城市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基本决策依据,持续保持红树林植被恢复的技术优势,进行红树林湿地生态定位研究,为红树林恢复和保护、沿海的生态安全提供基本资料和数据;在桉树、相思、木麻黄、柚木、西南桦等良种选育、组培快繁和高效栽培等技术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大面积营造速丰林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和优良品种的供应者。已选出优良无性系29个,推广面积二十万公顷,优良无性系和优化栽培技术可提高产量50%以上,增加产值37.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热带珍贵树种良种选育和高效栽培研究方面,组织新一轮攻关并取得突破:檀香、花梨、紫檀、柚木、土沉香、格木、西南桦等;在森林资源与经济林研究方面,加强非木质林产品高效培育及利用研究,提高林地收益30%以上;在生态风景林构建技术的研究试验中,在惠州、深圳、中山、海南等地进行了景观树种筛选和配置试验,研发不同类型人工林群落的风景优化配置模式。
2 问题及原因
多年来,我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支水平高、业务强的人才队伍,为我所林业科研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与其他先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相比,依然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队伍缺乏、缺少高水平的领军人才。由于引进的能力有限,资金能力、环境条件不足,人才队伍中领军人才、骨干人才比较少,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差距还比较大。二是产学研结合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现在的科技创新与生产的需求融合不够,过分追求项目的数量和经费。缺乏可操作性的、突破性的激励措施,不仅创新的成果缺乏,而且成果转化较少。三是目前的职称评聘制度,难以激发人才的创造性。
3 探索人才发展新政策、制度和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学科带头人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重点引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高水平海外留学人才、创新性青年拔尖人才,通过提供科研启动费、实验室建设费、安家费、住房补贴,安排配偶工作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引进人才工作力度[2]。目前我所已制定科研人员考核打分制度,管理人员考核制度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建立相应考核评价指标,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科研团队,要加强基础设施平台实验室建设,提升研究院的科研创新能力[3],要切实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
(三)积极营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
进一步优化环境,满腔热情地关心人才,千方百计地解决人才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为各类人才营造一个居住舒心、出行放心、工作顺心的人才环境。建立健全一切为了人才、为了人才的一切、为了一切的人才的激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吴昌华,张爱民,漆林花.充分发挥农林院所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15,(3):29-31
[2]高鹏,冯进城,张博,杨萌.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0,(12):36-39
[3]徐振华,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助力河北林业发展[J].河北林业,2014,(11):26-28
作者简介
于彬(1978-),女,辽宁大连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工程师,综合处副处长,硕士研究生,从事党务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