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7 人气:
摘 要:众所周知,在党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面,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来。接下来,在党的十七大上,被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我国的一次伟大探索和实践,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所在。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促使经济、社会建设大幅提升的今天,如何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是值得我们探索的。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及其内涵主要讨论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和哲学思维,探讨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文化价值所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文化;价值
1 前言
一切理论上的创新都必须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和以往经验或理论之上。在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科学发展观被正式的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指导思想,以及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中阐述发展的理论部分。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总结,其深刻反思了当时资本主义时代特征,探索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还是把马克思列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部分相结合并传承下来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更加是与时俱进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正是当今的党情、国情和世情以及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总结,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理论与这些现实基础相结合的科学理论产物。中国共产党正是用它来准确判断当今世界形势和目前时代特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当中的提出的各种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精髓,在新形势下,对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给出了更加科学准确的回答。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真正体现了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基本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科学发展观一直把生产力的发展摆在第一位,这是根据我们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任务和矛盾做出的选择,看到了发展生产力的基础性。“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是历史本身的创造者,而且这种创造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同时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党一直以来长期坚持的群众观点和近期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之上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两点论”和“重点论”,而且“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基础正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理论依据和哲学基础。显然意见,两点论把重点之中的两点摆在第一位,而不同的是,重点论是把两点之中的重点放在前面,提出我们在具体事物面前,不但要看到事物的主要方面,更要看到事物的次要方面。在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七大会议时,以胡锦涛同志为中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把马克思列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部分相结合并传承下来的思想。意味着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更是对多年来治党治国的经验总结,科学发展观准确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如何发展等重要历史问题。为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我们必须学习并且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和基本内涵
2.1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
黑格尔在马克思之前分析了实践中的目的性和普遍性还有现实性的一般特征,并且突出地强调了认识论中实践的重要地位。由于这一分析,列宁得出:“当马克思把实践标准归结到认识论里时,它的观点是最和黑格尔接近的。”然而,黑格尔的做法只是当作一样的绝对概念的自我发展的逻辑联系。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着重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是简单不具体的拓展了这种能动的方面,反而要从观念出发去把思维当作现实中真正存在的人,并用这个来解释人的能动活动,这一思维和存在同一说,并且费尔巴哈提出了要以人和自然作为唯一对象的人文学习哲学。他是这么认为的:“物质的客观现实是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产物”。他还主张直观的反映论:“人是认识的主体。”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就是通过感觉的直接联系。在费尔巴哈的反映论中,他经常认为理论的基础就是生活和实践,认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实践会给你方案解决”。然而,有些时候费尔巴哈也会否定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把实践归纳为理论活动,并且也否定思维对存在的作用。劳动生产是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用“实践”这一哲学范畴把各种的社会活动统一起来,把它认为是与理论相对应的一般社会物质活动,这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深刻地讲述到的,与此同时还涉及到了一些“阶级斗争、科学活动与实践形式”。也就是说,马克思以实践为中介,他在“实践”范畴中着重强调了主体的认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使主体认识客体成为可能。坚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与其它所有哲学判别相区别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因为在一个不间断的认识过程中,实践的作用就是一个中介或者链接,也是主体认识客体的一种工具或者手段。
科学发展观强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了我们党在总结多年的经验教训的利弊学习,特别是那些谁是不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基础,惨痛的教训(如文化大革命革)的盲目和错误,并提出。也就是说,首先,坚持以马克思的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概念;其次,马克思认为,通过改革给外界的做法,同时也是人类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从而为沟通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人们的理解是这招改造客观世界中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今天,所以它必须是发展的非常具体的阶段,中国共产党结合国家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在坚持承认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发展。分辨这一点上,科学发展观是不是要问我在任何时间或期间,纯粹是为了教育和提出的理论,必须是在同一时间改造客观世界的我们党,不断重塑自我在主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摸索的宝贵知识。正如胡锦涛主席于2006年4月21日在美国耶鲁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说到:“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总结,顺应时代的潮流”。
2.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总的来说,可以引用这样一段话来概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2、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3、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4、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5、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是内涵丰富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现。把上面引用的总结来详细的解说一下就是这样的:“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有利于全体人民。2、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发展,国内的整体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世界,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促进各个环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各方面。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又可持续发展的一代。5、统筹兼顾,就是每一种局面都要考虑到,在每一条里都有涉及。”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更快更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发展,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验。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远大高尚目标,“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最根本的也是最要坚持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继续着眼于建设和重点发展。与此同时,我们的发展需要以科学的发展。为了不遇见经济的跌宕起伏。长期保持稳定和快速的发展经济社会,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概念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
3.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和哲学思维
3.1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发展,主要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社会要前进,发展时是其最根本的基础。目前中国的社会主题正是大力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等各领域的发展。同时,发展也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对全党全国都提出了促进发展的强烈要求,必须时刻增强发展的紧迫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目前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不放松的根本要求。一切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的想法和做法都将与时代潮流相悖,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本质所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建设仍然是重中之重,而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都处于次要地位,一切以发展为中心。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一切的已存在的社会形态都必须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并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和阶级,消除贫富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较而言,社会主义的优点就在于集中一切力量更好更快的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经济,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不断提高人们的经济收益与生活水平,包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众所周知,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要想在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同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当中客观规律的。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目前中国共产党基本路线的总述,因为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满足与现状,而解决矛盾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自从党开展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余年间,依靠“经济建设的为中心”这一主体,始终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成为了我们党克服一切艰难和挫折,经受各种考验的重要法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将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面临各种各样的新挑战新机遇,我党必须始终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偏离,坚持将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松懈,才能真正有效应对现阶段各种问题。
3.2 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的确立
3.2.1“以人为本”科学概括了“人的历史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强调的是人的主体地位,而且恩格斯在分析人类社会活动以及自然活动的区别时指出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活动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其中关键的一点人类活动是在人类意识的参与和作用之下,是社会朝着人类所预想的 方向发展和前进,而自然活动则是无意识无计划的,一切都是盲目进行,期间各种规律和动力相互作用促成了自然活动的持续进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来看,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事物,不同的是,其本质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集合,也就是说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只不过是人类本质的外显,而且人的本质也是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及社会活动得以实现。就像马克思主义思想所要阐述的,正因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们在社会关系的创建与维护中,在人类的活动中,都着重在于实现人的本质。正因为人创造着社会关系,那么伴随历史的进程,人会发生变化,从而不断的产生出新的社会关系,故而可知人类历史都是一人为重心的历史,一切历史的发展都依靠人的活动,一切历史的进步都需要人的创新,且历史的进步反作用于人类,及需要做到“以人为本”
3.2.2 “以人为本”科学总结和拓展了人与历史的相互关系
“以人为本”要求人作为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一切都从现实的人出发并以其为中心,充分实现人的主体地位,反映人的诉求、意愿和要求等等。对于“人是历史的前提”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阐述。一方面是指的历史的原始前提。人类从猿类逐渐发展成为真正的人类,反映的是人类的历史原始前提。人类在不断的演进后,慢慢的从自然界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变成了独特的一个种群,这并不只是生物自然进化和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劳动的结果。这种结果成为了人类历史的开端,因此可以说人的生命的存在是任何人类历史存在的必要前提。人的生存及其生存所需,不断促进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精神财富的创造。其二指的是历史的经常前提。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都是以存在的生产力基础为基础而不断发展的。可以说,每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中的人都必须是依托前一个旧的历史时期所产生出来的,而且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为了种族延续又必须不断创造新的社会关系,产生出新的人,由此使得新的人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起点。由此也可以看出,人类作为历史发展的前提,要求历史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的改变和发展都必须是真是反映人的生存意愿和诉求。
3.3 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是和谐思维
3.3.1发展需要思维从斗争思维向和谐思维转变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矛盾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属性,他们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双方之间彼此联系的两个不同方面。其中同一性强调的是矛盾中的两者彼此吸引和关联的一种变现。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指的就是矛盾中的两者互相排斥并且逐渐趋于分离。与此同时,矛盾的这两个方面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和制约的。简言之,同一性和斗争性就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联系与依靠,即矛盾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样,矛盾的斗争性也离不开矛盾的同一性,他们彼此相依存,共同揭示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事物发展的真正动力,矛盾之所以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正是因为矛盾对立两方是既斗争又同一的,并由此构成事物内部发展的动力。或者也可以说矛盾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着的两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着相对的同一并同时伴随着绝对的斗争,并且这两者互相结合由此构成事物发展原动力,不断改变着事物,从内部的变化发展一直到外部的变化,促成的是事物的发展和进步。在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过程中特别是学习矛盾的理论时应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积极主动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来开创新的理论体系,并由此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理念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与继承,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反映的是当前世界的真是情况,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的体现。
3.3.2 和谐思维可以有效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寻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和谐思维的内在必然要求。显而易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息息相关,而且遵守社会的自然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要做到这一点,人类发自身发展前进过程中还必须兼顾自然的需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目前,我们一边享受着高速的发展给人类物质财富带来的增量,一边却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严峻问题,导致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人类在竭力追求高速度发展的同时没有有效兼顾自然的平衡需求,没有形成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体系。因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程度不深,重视程度不足,因此无法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目的就在于改变现状,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寻求你新的发展突破口和发展模式,建立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发展体系,使得物质生产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也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即不再像传统的发展方式那样,将自然界仅仅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甚至征服的对象,而是更加强调在人与自然良好关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形成。
3.4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的确立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阵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方向性解答,有着其科学的本质和内涵,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对矛盾发展观认识的升华。
3.4.1 发展是保持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包括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等等。科学发展中的实现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是:一要注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二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形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坚持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就是为了快速提高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提供强劲动力和保障。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所必须实现的最终目标,并且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具体的来说,则表现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保障和一切经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倘若社会发展速度落后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则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将无法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收益,例如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增长,由此可知,经济的发展速度必须保持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同步,从历史总结的经验也可以看出,社会发展不能和经济的发展相替代,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够否认经济发展在社会总体发展之路上的重要基础作用。历史经验证明,现阶段我们党在治理国家时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二是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既要要求实现社会各方面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同时又要保障人的全方面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密切关联的,而且互相促进,互为依存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不可避免的过程,同时也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验证社会发展情况的尺度。
3.4.2 发展是保持协调发展
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社会的各个方面和领域保持相对合理的步伐共同发展。社会领域一般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真正理想的社会发展应当是这些社会的各个子系统保持着相互和谐合理的内部结构以及良好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良好关系。在此过程中既要强调重点,有所侧重的发展,同时也要兼顾全局,协调各方面,做到统筹兼顾,寻求整体的稳步前进。在个子系统中,经济的发展是其它子系统的基础部分,但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内容。真正的发展必须是保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相协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那样,社会是多元组成,它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组成部分,在探索社会发展道路之上,必须顾忌好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综合治理,平衡发展。
3.4.3 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要保证目前的发展是良性发展而不至于对后续发展造成重大阻碍甚至牺牲未来发展的机会。发展经济需要自然资源和环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经济的发展有时候不可避免的损害环境,破坏资源甚至造成浪费。然而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度都是很有限的,因此实现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始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创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局面,保证目前的发展不会对后代的幸福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它包含了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来讲,社会的发展应当是现阶段的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保持稳定向前。纵向来讲,社会发展还应当是目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相统一协调的,要求实现发展的持续性以及发展的合理性,既当代的发展不得损害后来的发展权利和利益。因此我们在评价发展的时候,不单单是评估其目前的状态,还应当结合长远的利益来考虑。
3.5 统筹兼顾思维的确立
3.5.1 统筹兼顾方法的实质
由哲学方法论深层含义可知,统筹兼顾的内在含义为:(1)“统”和“兼”的过程为发展实践的主体部分;(2)协调发展实践中的均衡关系为统筹兼顾的主要任务;(3)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的实践中体现出的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等基本特征即统筹兼顾;(4)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平衡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共同进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之间的共同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3.5.2 统筹兼顾方法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
唯物辩证法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运动都源于该事物特定的内外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把辩证法规定为“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深刻揭示和概括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各自联系与总体关系,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是辩证思维的新结晶。 其一,“统筹兼顾”体现了全面性的要求。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因一定条件相互依存。不能孤立地看待,而是要全面地把握;不能割裂开来,而是要把它们统一起来。这就是“统筹兼顾”的思想和方法。 其二,“统筹兼顾”概括了整体性的要求。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项更加艰巨、更加宏伟的系统工程,惟有强调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坚决摒弃不谋大局、不顾系统的做法,方能达到目的。“统筹兼顾”总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正确处理的多种管理,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总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相互和谐:总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使之相互促进,展现了我们党着眼宏观、驾驭全局的高超艺术。 其三,“统筹兼顾”展示了发展性的要求。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思想认识也要随之发展,不能停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新的伟大实践和新的巨大考验,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统筹兼顾”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借鉴以往的成功经验,针对前进中的问题,突出了以统筹兼顾谋发展的战略思考,既反映了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又强调了促进发展的根本目的。
3.5.3 统筹兼顾方法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
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是所有事物的共同特征,事物特定的内外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的起源。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是辩证思维的新结晶,其充分揭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各自联系与总体关系。第一点,“统筹兼顾”是全面性的具体表现。矛盾的对立统一体现在一切事物上,由于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对于事物需要全面把握,不能孤立看待,不能分开,而要统一起来。“统筹兼顾”的思想和方法即是如此。其次,“统筹兼顾”是整体性要求的概括。强调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坚决摒弃不谋大局、不顾系统,才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筹兼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正确处理多种管理,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最后,“统筹兼顾”是发展性要求的展示。我们思想认识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不能停滞。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对我们的新的伟大实践和巨大考验,我们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统筹兼顾”从不断改变的实际出发,不断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借鉴从前的经验教训,针对不断出现的问题,突出了以统筹兼顾谋发展的战略思考,充分体现了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又强调了发展的根本目的。
3.5.4“统筹兼顾”方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实现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因素。 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实现统筹兼顾。要做到统筹兼顾,就要做到在发展过程中,努力实现全体人们的幸福,就要为全体人民谋求最高的福利,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客观反映现实中人们的需要和诉求以及愿望,并不断向着实现这些目的的方向而进取。正确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促进各阶层,各地区,各民族的协调,缩小贫富差距,使得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由此,重视统筹兼顾在科学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和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统筹兼顾是我们党为人民谋利益、图发展决心的根本体现。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因为“统筹兼顾”得以更加明确的落实,和更加多远的实现渠道。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现代化不断推进,面临着更加多元化的利益主体,我国社会各利益阶层关系越来越复杂,因而统筹兼顾的方法在中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显得愈加重要。统筹兼顾的五个方面就是要求我们妥善协调的处理好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方法,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构建全面发展的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的根本体现。同时,科学发展观也科学地回答了目前发展当中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发展”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来说,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将发展分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并且提出两者要共同实现,二者互相融合,体现的是社会科学和人文价值的理想统一。
4.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科学发展观辩证统一
4.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大家都了解,中方传统文化和西方传统文化对待自然界的态度有这样两个哲学命题来鲜明的表达,分别是:“人为自然界立法”(康德)与“参天地之化育”(《中庸》)。西方的资产阶级利用科学技术这柄利剑雄心勃勃地展开了对自然界的征战和无情掠夺,到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已造成对自然界的严重危害,环境污染、生态危机已初露端倪。在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在阶级矛盾面前已经不值一提,阶级矛盾就成为当时社会最突出的问题。虽然他不是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问题,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也依然对人类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和研究,他关于生态自然观的见解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首先,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造成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深为忧虑并发出警告。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住宅问题、垃圾问题和各种各样的工人工种劳动环境给健康带来的危害等,这些资本主义发展会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在这些问题还没有表现出来,还有人们对这些问题缺乏一定的认识的时候,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相当敏锐的看到了。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此有大量描述。而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则进一步告诫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其次,提出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和谐相处的思想。马克思指出,作为主体存在的人具有两重属性,也就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站在自然属性的角度来看,人类一直以来都是大自然的产物,是与环境一起发展下来的”。这样的话,自然界和人就是统一的。恩格斯也同样这样指出:“我们的每一步都应该这样走下去,: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象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也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因此,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类必须要与自然届和谐共处,人类的活动也一定要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并且不可能随着人类自己的欲望想怎么样做就怎么样去做。
另外,强调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并且提出了实践的人化自然观。在马克思看来,“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类与其他物种的本质区别在于,我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并运用大自然的各种规律,而且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只能通过生产活动。人们必须要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人们有了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才会跟自然界发生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有关系的根本原因,这样才能有了生产。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自然化过程,也是自然的人化过程。人的自然化即人对自然的适应,也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自身进化的过程。就因为这样,马克思才提出:社会的本质就是人和自然的一个统一,是真正的自然界,也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分别由人和自然界来实现的。
4.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科学发展观辩证相统一
1.价值始点的契合:人的价值与自然的价值的统一。
从总体来看,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的自然观在人的价值与自然的价值的统一为出发点,这一价值始点上是有内在的和谐联系的。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和问题不仅是自然观的核心内容,而且是人类要发展社会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体现自然观和发展官的不同价值怎样取舍的是怎么样看待和对待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界不是旧唯物主义眼中的在人之外的简单的客观事物像费尔巴哈那样认为的,也不是唯心主义如黑格尔所说的抽象思维逻辑外化的结果,而是渗入人的因素、与人类活动密切联系的“人化自然”,人的价值和自然地价值应该是统一的,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中,即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人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主体,要从整体上把握自然生态整体和人自身的发展的需要,就要能够从自然界满足自身的需要出发,跟自然界建立起相互的关系,并且能动地制造出自然界对于人自身的价值,在另一方面,“现实的自然界”也一样离不开人的活动,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生成的、受社会发展制约的自然界,这是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的自然界。在马克思眼中的“现实的自然界”,是要和人类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并且跟人类价值统一的自然界,因为没有了人和人之间的活动,自然就回到了最开始的一种状态,只不过时一种抽象的状态,是被孤立的,也是被固定的,和人没有联系的自然界,是去了现实的意义,对人来说就成了可有可无的。
由于传统的的发展观的理论错误和实践的误会,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导致了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就是人和自然的价值的一种统一,这是在人类的过去和现在的现实中,都发生过人类与大自然价值对立甚至是发生强烈冲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的传统发展观就是指只要经济的增长而不看别的的方面的发展观,另一方面,它的发展思想中一直有着较多的非理性的趋势:首先一点就是片面性。单纯的把经济的增长当作经济的发展,盲目地把经济的问题就视为发展的问题,甚至还把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纳入资源、环境的问题中。二是不协调性。只是一味的要发展的速度和数量,而不看到经济的行为和方式已经不在协调全面进步发展的轨道上。三是不能持续性。把经济发展的核心模式用工业化代替,不节约的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去追赶速度和产量,主要考虑当前的直接经济利益,忽视长期的和未来的经济后果。
2.价值关系中的共同点:人和自然以及社会价值的和谐性。
人和自然还有社会是一个有机的联系整体,这是马克思的自然观一直强调的。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的价值关系的和谐统一,这也体现在了科学发展观的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和谐中。马克思的自然观明确的把自然界的一部分中也有人类社会,这是和旧的自然观把社会和自然界绝对的独立起来所不一样的地方。马克思主义主张世界历史包括人类历史以及自然界历史,在漫长进程中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交互产生而存在的。没有独立于自然界发展史之外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没有独立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之外的自然界史。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整部历史都是两个部分的相互交融之中实现物质能量的变换,继而促成历史的平稳发展。物质变换有着及其复杂的关系,主要包括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体的来说,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中,本身就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的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形成都无法离开自然界物质能量的变换以及自身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人的社会活动和实践也反作用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变换。人类生命才延续包括自身生命的延续和后代人的生命的延续,都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的结果。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以一种存在物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寻求人与自然的关系常常必须依靠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中介进行,因此说,人类发展史寓于自然发展史之中,且是其中最特殊的一部分。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方面,社会系统是自然系统长期发展进化的结果,是源于自然系统的,有着自然系统固然的本性存在,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自然系统,且必须认识和遵守自然系统的规律和法则。然而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系统的进化和升华,社会系统有着更高级的系统性质及其内在的规律法则。因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有的一种特殊的关联,既彼此深深相关,同时有着各自内在的不同,由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单单是指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而是人与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整体统一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人的发展必须是基于社会的解放以及自然的解放,而且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并非相互独立的,它们互相作用和反作用。在片面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比较容易忽视了对自然体系的尊重,由此常常造成社会体系与自然体系的平衡被打破。因此,科学发展理论的提出就是要求我们在实现物质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更加注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没有自然环境的基础,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向前,也就无法真正实现人类的解放。相反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总结和遵守,也会在创造良好自然环境的同时自给身的生活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财富。
3.价值观的相同点:人类发展的全面性。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当中经历了复杂的创造过程逐渐向着自由和解放的终点靠近。自由和解放也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更是科学发展观的最高理想和目标所在。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意在突出的是人类的生存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相协调统一,激励谋求双赢局面,在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同时,注重这种发展和实现的长久性和持续高效性。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本质是将人类从人与自然从属关系上将人与一般动物相区别开来,继而提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人—自由而解放的人,这种解放和自由是指从自然的束缚中挣脱,运用自然规律争取更大的创造空间。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意在寻求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内在关联和统一,在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力的发展发作用与人的发展,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破除了传统发展模式当中的严重弊端即片面追求发展而罔顾科学,努力寻求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结合点,以及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平衡点,实现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
5 总结
总而言之,经历了一段漫长时期的艰难求索,总结整个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得出了一些科学合理的论断。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新中国走出了历史上光辉耀眼的发展足迹,正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古老而充满智慧的中华名族在面临艰难的近代屈辱历史之后焕发生机与活力,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党和国家号召我们要不断坚持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的同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相统一,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不断探索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加完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加强劲的动力。同时,注重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认识、总结并运用规律,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同时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尊重客观规律和事实,这正是科学发展观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本质要求所在。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9).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续安东.从哲学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6).
[15]赵万江,雷 勇.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2).
[16]张翠英.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7).
[17]金 勇.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