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5 人气:
摘 要:互动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需要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学员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注重教学方法体系的合理运用、注重坚持原则,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注重的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上也是如此。教学上的“利器”就是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要大力推广互动式教学,就要注重解决好以下问题。
1 要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互动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严峻挑战。实现这一改良目标,最困难的是教师。首先,教师对互动式教学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心理准备。进行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就在于师生之间的关系由主角与观众转变为共同参与平等对待,这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唯我独尊的架子,这是一个心理角色的转换过程,对于互动过程中的问题,教师要有包容心理。还需要克服怕被“挂台”的心理。其次,教师要有宽广而深厚的理论功底。第三,教师要有把握课堂交流控制节奏和驾驭课堂局面的能力,即教师要会对课堂进行组织管理。互动是在通过师生共同探索一个基本知识框架、理论问题、现实问题的前提下,达到对知识、理论问题的把握和能力的磨练提高,脱离了这个基本前提,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树之林。第四,教师要对互动式教学作精心的准备。要上好课,必须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备课,去从事管理实践和教学调研,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最后,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教师还必须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富有十足的爱心、细心和耐心,懂得心理学、社会学及管理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有号召力、感染力和激情。只有教师具有了上述综合素质,才能在授课和对学员进行的互动中,在自身的周围形成一定的磁场,将学员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互动教学中来。
2 要注重学员对课堂活动的参与
苏格拉底指出:“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构建多维良性互动,激发教师和学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才能实现互动式教学的总体目标。 因此,互动式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使学员能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互动”必须“参与”,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参与在形式上有以下三种:一是全员参与。让每个学员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根据明确的目标导向,按自己的水平进行自我学习,使个体学习形成全员参与。在此基础上形成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的多向交流。二是主动参与。课堂参与的效益不仅和参与的覆盖面相关,还要极大地依赖于参与者的积极心态。要提高学员参与的主动性,必须创设吸引学员参与的良好情境,使学员感到没有思想负担,有话敢说,有问敢提,有疑敢质。三是差异参与。没有差异参与,就没有全员参与。要做到:首先参与的要求要有弹性;参与的方式要有不同;参与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这样,才能调动不同类型学员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进行情感的交融。情感交融是调动学员积极参与互动学习的动力源之一。而要如此,一是要促进教师与学员的感情的交融。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与学员的接近度,缩短与学员的心理距离。二是要倡导人格平等和教学民主。特别教学民主方面,除了一般地要让学员充分发表意见,并采纳、接受学员的正确意见之外,还要采取“观点开放”和“教学对话”等方法。三是增进合作的人际交往关系,是教学互动的又一必要条件。课堂教学的环境,主要是人际交往的环境。师生合作、学员合作、个体与群体的合作,是教学环境交互决定的重要变量,没有人际合作,就无法实现和谐的“教学互动”。四是倡导一种以学员为主的“教法”和“学法”。以学员为主的“教”和“学”可以激发出思想的火花。
3 要注重教学方法体系的合理运用
方法体系,即教学方法如何组合。比如课堂讨论如何展开,案例教学在课时计划中占多大比例,现场教学与情景教学如何搭配,等等。教学方式的组合要既丰富又有序,要强化互动研讨,也要保留一定比例的课堂灌输。同时还要做到:首先,在同一班次互动式教学的次数不能太多。要根据不同班次学员的特点设置互动式教学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员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学形式要讲求实效,以服务于学员参与互动研讨为目的,而不是为追求形式而创新形式。其次,编写好教学案例。所谓教学案例,就是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在对实际调查后所作的客观书面的描述,用以提高学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搞好课堂讨论。实行互动式教学,主要是搞好课堂讨论。搞好课堂讨论不仅有利于学员消化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员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而且还是学员、师生之间相互学习,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途径。为此,要注意抓好以下四个环节:一是选好讨论题。讨论题应兼有“重点”、“热点”、“难点”三个特征,从而使其既有讨论的必要,也有搞好讨论的可能。二是做好讨论准备。要力促学员查阅有关资料,独立进行思考和归纳,认真写好讨论提纲。根据学员的个人能力和水平、口头表达能力,确定重点发言人。三是尽量由学员主持课堂讨论。除有的讨论确需由教师主持之外,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由学员担当主持人的角色。主持人要有一定的组织、表达和驾驭能力,这样才能活跃气氛,各抒己见,进一步发挥学员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四是教师要作好讨论总结。搞好讨论总结,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指出不足,还应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就讨论题从总体或难点上阐明教师的思路与见解。应该强调指出,教师在肯定成绩的时候,尤其应该鼓励学员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4 要注重坚持原则
一是接受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既要给学员提供一些必备的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员分析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二是启发诱导与积极思维相统一的原则。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善于启发学员独立思考,促使学员积极思维,在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三是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相统一的原则。教师是互动式教学的主导,学员是互动式教学的主体。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员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教学相长。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主导者,教师要善于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合理地组织教学全过程。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员要增强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四是合理组织与有效控制相统一的原则。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要对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加以合理组织和有效控制,保证各教学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机联系,使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优化组合;同时,要注意教与学双方信息的反馈和调节,保证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五是照顾多数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教师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学员,随时了解大部分学员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总体情况,使教学面向大多数学员提出共同要求,使教学的广度、深度和进度处在大多数学员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最近发展区”水平上,实现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又要考虑学员的个别特点和个别差异,做到有的放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