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分析

时间:2019-04-01 人气:

摘    要:

基于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设计与实践是幼儿舞蹈教学游戏化发展的具体表现。它有效遵循了幼儿发展与成长规律, 且极具趣味性、开放性、吸引力, 便于幼儿舞蹈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升, 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本文在经验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 就基于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 提出几点教学实施主义事项, 以提升幼儿舞蹈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

游戏性; 幼儿舞蹈; 舞蹈教学;

引言

由幼儿成长规律与发展特征可知:“游戏”是幼儿最为喜爱、最常组织开展的活动。幼儿能够在游戏中感受与感知快乐, 并在快乐中获取知识与经验, 实现身心的全面训练与发展。因此,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 渗透游戏化教学理念, 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舞蹈知识与技能的传递, 有利于培养幼儿舞蹈活动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 加强幼儿对舞蹈作品的认知与理解。对此, 有必要加强基于游戏性幼儿舞蹈教学的研究, 以更好指导幼儿舞蹈教学实践, 提升幼儿舞蹈教学效果。

一、基于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游戏的本质在于追求自由、快乐, 实现精神需求的自我满足。因此,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渗透游戏化教学理念, 将枯燥、抽象的舞蹈动作以游戏化语言。形式进行具体体现, 有利于提升舞蹈教学趣味性, 培养与激发幼儿舞蹈动作学习兴趣。与此同时, 基于游戏性的舞蹈教学, 能够通过游戏规则、游戏情境、游戏动作等将舞蹈教学中的知识、技能、情感等进行有效结合, 从而更高效的达成舞蹈教学目标, 提升舞蹈教学质量与效率。此外, 基于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能够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使其自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并活动体验中获取舞蹈情绪情感, 使自身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便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调动, 助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例如, 教师在舞蹈跳跃动作教学过程中, 基于模仿游戏设计“青蛙跳”、“蝴蝶飞”、“袋鼠跳”等教学活动, 既满足了幼儿对于模仿的意愿, 也实现了其想象力的培养, 加深其对舞蹈动作的记忆与理解。又如, 教师根据舞蹈教学内容, 为幼儿创设“下雨了”趣味性游戏情境, 即规定游戏规则为:听到“大雨哗啦啦”要求幼儿将手举过头顶, 进行左右大幅度摆动;听到“小雨淅沥沥”要求幼儿双手由上至下做“抖落”状态;听到“雨打湿花瓣”做“头下垂, 小手下落”动作;听到“雨过太阳公公出”做“双手托下巴, 手心向上, 头左右晃动”动作等。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进行情境表演, 实现基本动作训练, 让幼儿能够感知舞蹈动作所具有的情绪情感。

二、基于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实施的注意事项

要想实现舞蹈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促进游戏性教学作用的充分发挥, 教师在进行舞蹈创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舞蹈游戏需符合幼儿年龄特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教育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征, 根据各阶段幼儿行为表现组织开展相适应的教学活动, 以实现幼儿教学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对此,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 应从幼儿生活经验入手, 结合幼儿兴趣、爱好、需求, 选择具有游戏性且适宜幼儿动作表现、音乐感受发展水平的舞蹈编创素材。

例如, 小班幼儿年龄小, 骨骼、肌肉等发展成熟度低, 舞动动作以上下肢摆动为主。对此, 在舞蹈创编过程中, 舞蹈动作需以拍手、伸臂、点肩、半蹲、踏步等为主, 可联系幼儿实践生活, 创设模仿性、情节性舞蹈游戏, 如《洗手绢》、《小手拍拍》、《蝴蝶飞飞》等, 引导幼儿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强化幼儿对动作的记忆与感知。又如, 中高班幼儿对舞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了解, 且身体灵敏度、协调能力以及动作稳定性所有提升, 能够对一些精细化动作进行较好展示。对此, 在进行舞蹈创编时, 舞蹈游戏难度可适当提升, 并引导幼儿依据舞蹈主体进行自主发挥。因此, 可选择竞赛性、角色扮演性舞蹈游戏进行实践, 如“下腰持久性竞赛”、《开面馆的胖大婶》舞剧表演等。

2. 以游戏组织形式实施舞蹈教学活动。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 可将其视为一种“游戏”, 以游戏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实践, 增强舞蹈的趣味性、开放性。在此过程中, 教师可通过示范、指导、语言讲述等形式, 进行舞蹈游戏规则与动作要领的讲解, 以引发幼儿想象力, 激发游戏参与积极性,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当通过游戏规则使幼儿对舞蹈动作具有一定了解后,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动作尝试, 并在游戏结束时适当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总结, 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舞蹈技能。

三、结论

幼儿舞蹈教学的宗旨在于培养幼儿舞蹈学习兴趣, 发展幼儿审美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身体动作能力。需要幼儿教师能够引导幼儿通过表情与动作将对音乐的感知与生活的感受进行充分的表达。这就要求幼儿教师需以幼儿为中心, 进行幼儿舞蹈教学活动参与兴趣的激发。而游戏作为幼儿最为喜爱的活动, 其与舞蹈教学的有效结合, 能够增强教学童真、童趣, 实现舞蹈教学作用与价值的充分发挥。对此, 教师需注重游戏化教学经验的归纳与总结, 以提升基于游戏性舞蹈教学科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严斯怡.为孩子扬起快乐的音乐旅程——游戏教学在幼儿园集体舞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 2017 (20) :197-198.

[2]李环.幼儿舞蹈游戏性与教学实践[J].北方音乐, 2017, 37 (20) :159.


相关文档:
高职院校韩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发挥课前会话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关于推进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思考
论对行政裁量权的司法审查
关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考
狂欢理论视阈下的《檀香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