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施,好家长杂志论文

时间:2019-05-05 人气:

摘    要:

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音乐教育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 是在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 与其它的学科一样, 有能力有责任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发展。教师应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 要重视“过程”的充实与丰富性, 切莫太注重“结果”的完整性, 使幼儿丧失创造的兴趣。应当注重幼儿对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 音乐教学; 实施;

儿童艺术教育业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 这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完美和谐人格的培育有很大关系。但在当代教育实践领域, 艺术教育却存在很多误区:以知识技能的训练和灌输替代儿童真切生动的体验和表达, 成人式的思维、概念化的表达、整齐划一的作品使得儿童与生俱来的艺术感受能力逐步丧失;功利性的追求替代了艺术教育的正确目标……我想针对以上艺术教育存在的误区, 从当前音乐课程模式, 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能力的片面性培养以及音乐活动中应着重把握的要点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幼儿园音乐课程模式的新取向

尽管目前许多幼儿园在音乐教材、教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但音乐教育仍然跳不出“幼儿围着教师法”的模式, 片面重视技能技巧的观念依然难以改变。即使是在幼儿主动感受, 表现音乐的活动中, 教师的主观行为依然起支配作用, 幼儿的所感、所想、所为常常并非源于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认识, 而是教师思想与意志的巧妙强加。针对此, 《幼儿园教育指导纳要 (试行) 》中体现出了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些新取向。第一, 注重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创造力发展的取向。《纲要》提出, 注重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喜爱, 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 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充分体现了艺术的本位价值。第二, 注重幼儿对艺术活动进行反思和评价的取向, 完整的艺术活动应该包含艺术感知、艺术创作和艺术反思或评价。《纲要》中“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 相互欣赏, 共同提高”。第三, 注重艺术活动过程的取向。《纲要》提出, “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 而忽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感情体验和态度的倾向”。第四, 综合性取向。幼教领域课程结构状况最大的改革就是把五大领域内容结合起来相互渗透。

二、音乐活动中片面性地培养幼儿能力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 引导幼儿去唱、去跳、去听, 再看一看周围的老师们, 和我一样, 在准备活动的能力培养一栏, 也总是发展幼儿演唱能力、表演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这些。这就说明我们老师对音乐艺术这一概念的理解, 也只是局限于教幼儿唱、跳的方面, 而把音乐艺术事实上与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以及语言表达方面的深层联系摒弃了。而这些方面, 却实在是音乐艺术的本质所在。

1.音乐艺术与情感教育的关系。在成人看来幼儿在音乐活动中, 都有着愉快活泼的情感体验, 似乎很少向其它情感体验扩展。但就音乐艺术的本质来讲, 它是有着多重体验的, 包括对周围美好事物的认识, 对个别音乐形象的同情 (王二小、小毛头) 甚至是忧伤的 (小乌鸦爱妈妈、表情歌……) 这就要求教师细致地引导幼儿, 观察幼儿的情感体验, 让丰富的音乐形象激起幼儿心中情感的火花。2.音乐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在教学中, 老师甚至发现, 当你准备了两段性质不同的音乐, 一段是活泼、跳跃的, 另一段是缓慢、优美的, 当你问起小朋友:你们喜爱哪一段音乐时, 他们大多会说喜欢节奏活泼的那一段, 为什么?因为它听上去很高兴。孩子们认为只有活泼的才是快乐的, 但是作为艺术作品, 低缓、优美的曲子不更是音乐中更高境界的内容?难道可恶的大灰狼音乐形象, 狮子王那种恐怖的音乐氛围, 就不是艺术的创造?音乐艺术更应是一门欣赏艺术。3.音乐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关系。音乐与语言的相通, 孩子们除了用语言来表达他们对音乐性质、音乐形象的理解外, 音乐与语言的相通之处, 还表现在想象力的发挥上。在课题《表情歌》中, 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幼儿在编出了娃娃高兴、生气、难过等表情歌后, 让小朋友想一想并说一说:娃娃为什么高兴?娃娃为什么生气?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提问给孩子们创设了很广阔的想象空间, 孩子们的回答各有新意, 还有效地促进了对这首歌的理解, 孩子们唱歌的表情更丰富了。这样就有了丰富的表象, 幼儿才能进行知识的迁移。

三、音乐活动中自我表现和创造意识的培养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求。他们不仅用语言, 也常用艺术的手段, 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去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那么, 如何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并真正体验到快乐呢?首先, 就是艺术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并且是幼儿感兴趣的, 而且还要引导幼儿掌握必需的音乐知识技能。孩子学会了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 肯定更乐意参与这类活动。其次, 是要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 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幼儿, 结果压抑了很多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 甚至常常使一些幼儿受到打击, 以致失去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最后就是要支持和引导幼儿为实现自己的艺术表现而学习必要的技能, 要在孩子有需要时融入技能技巧的教育, 将幼儿要学习的技能技巧转化为孩子的需求, 让幼儿通过同伴间的分享、交流互相学习。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很乐意参与到你的音乐活动中去, 并尽情地在其中表现自己的感受及内心体验。当然, 培养创造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 模仿是最初的学习方式, 但必须较快地跨越这一阶段进入探索期, 引导幼儿大胆创新, 独立思考, 发表自己和独特见解。从改编歌词, 敲奏简单乐句开始, 发展到为图片故事配音乐, 创作乐曲, 创编动作等, 都是培养幼儿的音乐艺术创造力的有效手段。但是, 还是要特别强调一下, 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必须是建立在幼儿已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 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M].1997.

相关文档:
高职院校韩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发挥课前会话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关于推进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思考
论对行政裁量权的司法审查
关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考
狂欢理论视阈下的《檀香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