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23 人气: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 新媒体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这既为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 又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广大初中学校应积极借助新媒体, 开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建立立体化的思政教育体系, 从而实现初中思政教育主体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素养培养策略;
前言
2019年3月18日,中央举办了全国首次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作了发言,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各级学校应加强学校的思政课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在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着挑战,由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接下来,本文就先分析初中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养的培育策略,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一、初中学生的特点分析
初中时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关键的阶段,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刚进入青春发育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发生了较为剧烈的变化。同时,他们在这一时期总是表现得精力充沛,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总想试着挑战任何事情,但他们实际的能力却与愿望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他们的独立性大大增强,总想着摆脱教师和家长的控制,遇到事情不愿意和家长及教师交流,处于一种半封闭的状态。此外,他们的情感十分脆弱,很容易感情冲动,做事不计后果。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他们更愿意在新媒体中向陌生的朋友倾诉自己的事情,分享陌生朋友的故事,但新媒体上信息比较复杂,存在着很多不良的思潮,为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新媒体也因其具有传播分众化、传授同位化及信息裂变化的特点,也为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养培养的策略
1. 树立新理念,发挥新媒体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抓好思想创新和手段创新。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教师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学生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思政素养,首先应该树立新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对他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加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例如,在针对初一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载体,通过关注他们的朋友圈动态,全面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积极借助微信向存在思想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的思想干预,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从而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结合新旧媒体优势,建立立体化的思政教育体系。
在实际的教学中,校报、校园广播等传统的媒体宣传渠道,虽然能够对学生进行大规模、集中的宣传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但这种模式容易遭到学生的抵触,无法取得预定的效果。而新媒体又具有信息内容驳杂且真伪难辨的缺陷,因此,广大初中思政教师应结合新旧媒体的优势,建立一套立体化的思政教育体系。为此,广大初中思政教师应借助传统校园媒体官方性和权威性的特点,积极构建学校自身的校园网、微信平台,并开通学校思政教育微博,借助这些新媒体,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舆论氛围,引导学生自由发布自己的言论,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同时又是信息的接受者,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性,提高初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真正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
3. 发挥学校作用,增强思政教育的质量。
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校要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素养,还必须发挥出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发挥出自身的舆论引导作用,从而增强初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为此,学校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明确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而学校则处于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地位,借助新旧媒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组织、引导学生借助新媒体对思想政治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并借助新媒体了解学生的疑惑,及时解决他们的疑惑,从而保证初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纯洁性,并有效提高学生的新媒体素养,使学生能够独立辨别新媒体中信息的真伪,并自觉借助新媒体传播正能量。
三、结束语
综上,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初中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学校,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对学生主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就必须借助新媒体全面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开拓新媒体思政教育渠道,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促使学生的思想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乔琬凝.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中生思政教育的途径[J].新闻传播, 2018 (24) .
[2]张文学, 唐正.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及发展趋势[J].大学教育, 2017 (11)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