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人气:
摘 要:韩礼德提出,隐喻现象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根本区别在于词汇隐喻的本质是“能指相同,所指不同”,而语法隐喻则是 “所指相同,能指不同”;Thompson则认为,词汇隐喻是语法隐喻的次类,两者之间无本质不同。本文通过对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本质进行剖析,发现尽管两者在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上存在差异,但在生成机制、本质和发展轨迹上存在很大相似性。
关键词:词汇隐喻;语法隐喻;生成机制;发展轨迹
0 引语
在语言中,隐喻无处不在。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词汇隐喻是在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Halliday(1994)提出,“隐喻现象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根本区别在于词汇隐喻的本质是‘能指相同,所指不同’,而语法隐喻则是 ‘所指相同,能指不同’”。Thompson(2008)认为,词汇隐喻是语法隐喻的次类,两者之间无本质不同。常晨光(2004)提出,无论词汇隐喻还是语法隐喻,所涉及的隐喻原则是一样的,它们都是扩展建构经验的语义资源的手段。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关于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阐明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1 词汇隐喻
隐喻研究首先要关注其表达形式,而隐喻的表达形式需要借助语言的各种表达形式得以实现。自然语言中的隐喻既可以是整个篇章、也可以是一个语段,也可以是一个小句,还可以是一个短语或一个词。词汇隐喻就是将研究重心聚焦在隐喻短语或隐喻词上。这样,词汇隐喻可以分为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其实还有量词性隐喻”(王文彬,2007)。
认知语言学对词汇隐喻的本质做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词汇隐喻涉及到两个概念之间的互动关系。Lakoff(1993)提出了隐喻的映射理论(Mapping theory),来表示两个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词汇隐喻的映射就是“从一个始源域映射到目标域”(Lakoff 1993:206-207)。简单词的隐喻主要存在一词多义现象之中,即存在于多义词之中。多义词的多个义项的地位并非完全对等,有本义和延伸义之分。本义指的是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为表达这些新出现的事物、经验等,人们往往会扩充原来词汇的意义,也就出现了词汇的延伸义。换言之,某一个始源域和始源域与一个或多个目标域之间的可能关系,共同决定了映射的可能性。
2 语法隐喻
Halliday(1994)提出,传统的隐喻往往被描述为词汇在使用中的变化,换个角度来审视这一现象,一种意义可以通过对词的选择来体现,这样,隐喻便可以理解为一种意义表达方式的变体。隐喻性变体不再只是词汇现象,而是一种词汇语法现象。他提出“从上而下”把隐喻看成是给定意义在表达上的变化”(Halliday 1994)。语法隐喻产生的基础是范畴转换,这种转换不是意义范畴的转换,而是语法范畴的转换,如从序列(sequences)到图式(figures)到成分(elements)的转换。Halliday(1994)提出,语言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语音层。各层之间是由上而下的体现关系。位于语义层的语义项体现为词汇语法层的表达式式,没有采用一致式,而是采用了隐喻式,就产生了语法隐喻。
3 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之间的关系
词汇隐喻的处理范畴是词汇层面,不是系统功能语法的研究焦点;而语法隐喻是“从词汇语法层过渡到话语意义层的纽带,是不同层次间的级转移现象”(王扬,肖祎,2012:79), 是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存在于词汇语法层与语篇语义层界面上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张德禄,雷茜,2013:1)。笔者认为,不能只是笼统地说两者研究视角不同或认为前者蕴含于后者之中。两者之间除了上述的区别之外,还在生成机制、属性和发展轨迹等方面存在相似性。
首先,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具有相似的生成机制。词汇隐喻的始源域大都与直接经验有关,是人的心智便于操作和识解的认知领域,而目标域大都与间接经验有关,相对抽象,不容易被识解。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同样遵循着把容易被人掌握的、词汇密度相对较低的始源域知识(即一致式)转换为难以理解的、词汇密度相对较高的目标域知识的原则。
其次,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具有相似的属性。虽然词汇隐喻指的是同一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意义,而语法隐喻则是用不同的语法形式表达相似的意义,但是两者的存在都是因为源自于对原有的惯常模式的一种违反。正因为如此,才为其各自对应的惯常形式增添了新的内容,从而改变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习惯性认识和阐释,提高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
再者,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在现实语篇中具有相似的发展轨迹。Halliday(1994) 认为,“每一种语言的大部分历史都是去隐喻化的历史,即最初隐喻性的表达形式逐步失去其隐喻特征的历史。”换言之,人类语言最初从一致式的表达衍生出隐喻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隐喻化逐渐“去隐喻化”,出现新的一致式,语言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呈螺旋式不断向前发展。词汇通过隐喻化,衍生出大量具有隐喻意义的“新词”(此处的“新词”指的是词形没有发生变化,却被赋予了新的延伸义的词),让人们可以更好的认识和研究客观世界。当这些词语逐渐失去其隐喻性质时,便成为我们用以讨论客观世界的直白的普通词汇。语法隐喻同样沿着相似的轨迹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都“将隐喻看作介乎语言、现实与思维之间的、既反映语言的本质又反映人类智能工作机制的一种动态过程”,“隐喻是一种语义现象,都试图解答隐喻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意义这一核心问题”(朱永生、严世清,2000:97)
4 结语
现实语篇中的隐喻性不仅存在于词汇层面,也存在于语法层面。无论是词汇隐喻,还是语法隐喻,都是“一个施喻者据意而择喻、受喻者据喻而得意的过程”(王文斌,2007)。施喻者编码隐喻式的语言表达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物质的认识时,牵涉到物质、概念和语言这三个维度,同理,受喻者在解码这些隐喻式的语篇表达形式及其意义时,同样牵涉到隐喻的这三个维度:物质、概念和语言。但由于施喻者和受喻者的着眼点不同,三个维度的顺序也就存在差异。施喻者先有物质,再有概念(隐喻思维),最后是隐喻语言,而受喻者恰好相反,先有隐喻语言,再有概念(隐喻思维),最后是物质。在不同体裁的语篇中,隐喻性语言的选择受到施喻者、受喻者、语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各自的本质和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有着清晰的认识,将有助于更好地创造、理解和分析现实中的语篇,更好地完成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际。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ition) [M]. London: Edward and Arnold, 1994
[2]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In A.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t [C]. Pp. 202-25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3]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4]常晨光. 语法隐喻与经验的重新建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4).
[5]王文斌. 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6]张德禄,雷茜. 语法隐喻研究在中国[J]. 外语教学,2013(5).
[7]朱永生,严世清. 语法隐喻理论的理据和贡献[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