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人气:
摘 要: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电视这一大众传媒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要想使电视新闻节目有较高的收视率,就不能不挖掘电视新闻报道的潜力以增强电视节目的可视性,如何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是每个电视新闻工作者不得不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内容;报道角度;报道方式;艺术性
1 报道内容求鲜活
1.追求立体化,增强新闻的渗透力
任何事物都是复杂多面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更是错综复杂。立体化的报道要求对一个事物作全面的、全方位的考察,既分析它自身的方方面面,又剖析它与周围事物的关联。如电视新闻《河水污染导致大片农田绝收》中,记者先是介绍水污染的情况,进而采访吴连成等四位农民和受污染最严重的村长,把污染的真实情况展现在屏幕上。接下来采访市环保局的负责人,请专家分析污染的根源。然后又将镜头对准污染水源的农药厂,用现场纪实的手段再现责任者的推卸辩解。报道是立体化的,多侧面的,既真实客观又全面。
2.添加背景报道,增强新闻的吸引力
在当今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电视观众不仅需要对新的事物的了解,并需要对新事物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新闻节目中的背景报道恰好能够起到补充说明、释疑解惑。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背景材料用得充分得当,有助于深化主题。在报道1999年12月30日澳门回归祖国这一重大新闻事件时,中央电视台较好地运用了背景材料,在直播过程中播报了《澳门回归的由来》、为什么实施一国来两制等背景报道,丰富拓展了主题,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3.加大现场报道篇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现场报道是近几年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最具感染力的报道形式。这一报道形式要求电视记者在电视现场对新闻事件作直接描述和评论,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媒体声画同步、即时传播的优势。现场报道不仅能增加亲切感、临场感、参与感,而且提高了新闻的实效。
4.添加深度报道,增强新闻的冲击力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凭借声画形象对重大的新闻事件,对有影响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作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归纳预测等深层次的报道;要追寻事物的本源,开凿事物的内涵,揭示事物的本质,与消息新闻相比,深度报道由于篇幅增加,有较充分时间,也可以必须对新闻事件作横向或纵向的开拓。在我国,电视深度报道出现在报纸之后。随着影响较大的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的播出,特别是《观察与思考》《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固定栏目的开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社会效果有目共睹。
2 报道角度求新意
1.追求多角度、立体化的视野
面对一件新闻事件,特别是重大题材的报道,都需要精心部署、周密策划,充分发挥电视的传播优势,积极运用现场直播、多点直播、现场报道、快讯快报、访谈、评论、专题、系列报道等多种报道手段,有效反应新闻现场、背景资料、事件分析、进展情况等,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格局。
本次“两会”报道,中央电视台投入10多个频道,内外宣紧密配合,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报道格局,全面地反映了“两会”的盛况,在规模声势上创历次“两会”报道的新纪录。同时,“两会”报道栏目多、话题多,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极大地满足了海内外受众的信息需求。
2.追求平民化的视角
新闻报道视角要体现平民化。所谓“平民化”就是要以平民的视角选取题材,以平民的审美趣味观察生活、取舍镜头,并用平民化的表现方式进行报道。只有以平民视角才可能捕捉到那些观众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告之观众最需要及最详尽的生活信息,从而达到使观众收视兴趣与节目内容的契合。制作节目“平民化”的关键就是要改变过去单方面向观众进行灌输的传播方式,电视节目在制作之前、制作过程中的播放效果这三个方面,都要以电视受众是否能够接受和喜爱为基本出发点。
3 报道方式求独特
要拉紧电视新闻与受众的距离,新闻的播报形式也很重要。不少电视台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尝试。
1.播报改播讲拉近与受众交流的距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广大受众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已在探索现代人追求的语言节奏,将严肃的新闻播报形式改成亲切的新闻播讲形式,“说新闻”这种形式已被广泛运用在早间、晚间新闻节目中。
2.录播改直播加快新闻传播的速度
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报道,哪个频道以最快的速度先播报,哪个频道就赢得了受众。抢新闻就是抢观众,抢观众就是争速度。由于条件限制和各种因素的制约,内地新闻报道大多采用录播形式,在对同一时间的报道中,境内媒体往往比境外媒体慢一步。在未来的信息化时代里,人们对信息传播和反馈的速度要求更高,一条信息迟播几秒钟就可能过时。因此,以现代电视的高科技,以最迅速的手法,将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件同步传递给观众,让观众在第一时间内共享“美好时刻”,理应成为我们电视人的共同追求。
电视是大众传媒,电视新闻在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典型模范等方面上,有着其他媒体不可取代的优势。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吸引受众注意力,也是让电视新闻能够起到好的宣传效果的关键。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材造物,应势而发,电视新闻的表述需要技巧,无论形式为王,还是内容为王,都需要大胆创新,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获取和维系受众的注意力,让电视新闻变的好看起来,这也是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所在。
4 提高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电视新闻虽然不是艺术品,但它具有较强的艺术性。电视新闻区别于广告新闻,主要在于电视形象直观,视听结合,现场感强,产生的美学效应更大,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视新闻的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观众看电视新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同时也要得到美的享受,获得精神愉悦。优秀的电视新闻的画面形象都具有很强的扩张力,能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如何通过镜头记录下生动、新颖、鲜活的画面,怎样运用电视摄像的技术优势和特长去表现电视画面,值得每个新闻工作者认真思索,详细研究的课题。
1.电视新闻画面要稳、准、清、匀
电视新闻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由于特殊性的原因,最基本的要求是将画面记录下来,对用光,构图不可能过多讲究。但是大多数其他的电视新闻还是应该注意这方面规则的,因此编辑、记者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敏感和意识。
2.要注意多角度、多景别、多视点,突出主体
画面造型和拍摄角度有很大的关系,“拍摄角度的作用在于赋予一切事物的形状,即被同一样东西也可以由不同的拍摄角度完全不同的画面。这就是电影所特有的强有力的性格化手段,它绝不是单独的再现,而是真正的创造。”这里所谓“真正的创造”即是美学要求。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去拍摄新闻画面,给观众的感觉就不仅是了解新闻,还能引起观众进一步思考新闻,在提高可视性的基础上,发掘思想性。
3.手法多元化,充分利用电视的多种表现元素
好新闻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二者达到和谐统一。电视新闻要有可视性就要综合运用同期采访、现场报道等多种元素共同表现。多元素的表现方式,不但增加了新闻的信息量,而且还加强了报道力度,使这条新闻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极强的可视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