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4-05-21 人气: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西部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因此,对西部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更好的促进西部农村学生的人格、意志健全发展。

关键词: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2013年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钟杨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in the West

Zhu hong LIU Yan-jin Zhong yang

( College of Education,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 Chengdu 610041,China)

Abstract: Society transition,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paid great attention 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has become a social hotspot. Therefore, the author will researc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 western china, aims to enhance the practical effect and aim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Key words: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status;strategy

我国基础教育除了道德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教育外,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经历着生理和心理的巨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自身的未来,影响着我国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整体素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在中小学校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文件指导下已取得了显著成绩。”[1]P13但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学校,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并不理想。随着我国西部农村社会生活的变化,尤其是大量留守儿童。给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 西部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随着我国西部农村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压力的改变或增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若不及时疏导,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影响其成长成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小学生非常重要,教育界应高度重视。但是,我国西部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已成为制约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的瓶颈,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一)西部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源复杂、队伍规模不足

目前西部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来源复杂。有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也有思想品德教师、班主任等教师兼任,还有其它学科老师、校医等人员顶替,笔者以心理健康教育师生比和专业程度两个维度进行调查后发现,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生比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师生比标准。甚至有的农村学校没有开设这门课,根本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也不尽人意,有研究显示:“没有受过任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教师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79%,55%的教师认为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的最大困难是缺乏专业知识指导。”[2]P6还有调查发现“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人员较少,仅有7%是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其他93%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非心理学专业,而且专业构成较为复杂,其中中文专业占61%。”[3]P12目前这种状况还没有得到改善,大部分学校存在思想政治教师或本班的班主任暂时或长期“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现象。这些人员的共同点是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背景,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因此,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缺乏,兼职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家长、学生、学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地位弱化

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处于发展时期。遇到各种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压力时易产生一系列的异常心理,对学习产生迷茫,对生活失去热情,进而形成消极的心理特征。特别是农村大部分中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等原因,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不甚了解,也无法了解,更少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次,学生自身对心理健康也认识不够,有调查发现“在一些贫困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学生从未接触过心理健康教育。”[4]P89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正确的调适和实效的干预。再次,农村中小学校看重学生的文化知识理论的学习,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执行力度并不理想,有时甚至让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去承担其它学科的教学,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边缘地位。据一份调查表示:“仅8%的乡镇学校教师回答自己学校有心理辅导室,2%的乡镇中学教师回答自己学校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只有6%的乡镇中学建立了心理档案,正在考虑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计划的乡镇中学仅占26%。”[5] 。总之,家长、学生以及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地位。造成了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让有才能、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实际脱节,教师的专业能力无法在实践中提升

农村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上存在误区,一般认为有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而不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主要任务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重在预防,而不是治疗心理疾病。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现实脱节,造成了诸多偏差。首先是重德育,轻心理。“尽管农村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交叉、重叠之处,但两者毕竟有本质的区别。”[6]P45德育与学生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相关,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应用心理学揭示的原理和方法,来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两者所附庸的对象、理论依据、工作原则以及主要内容和任务都有不同。但实际上,“有些农村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一把“遮雨伞”,作为应付上级教育部门检查的摆设,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7]

其次,重矫正,轻普及。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全体中小学生,主要对象是心理正常的学生,让他们理解、认识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维护自我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学会担当,增强适应能力,协调身心发展,维护与预防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或疾病,完善心理调节,以培养人格健全和良好个性的心理素养。“而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强调矫治性咨询和辅导,而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发展性教育。”[8]P67

再次,重任务,轻实效。农村中小学已建立的心理咨询室,大多是坐等学生主动前来求助,以完成学校交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任务。而不是主动深入到学生中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尽早发现和解除心理困扰,增进学生的健康,也没有根据西部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来确定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2 西部农村学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升策略

面对西部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西部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充分调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是高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9]P100 “心理素质是学生的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9]P100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切实落实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因此,西部农村学校根据心理健康实际情况和实施特点,全面构建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机制。

1、建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

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体——学校,应当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机制的建立负有重要责任。首先,教师与学生的监护人建立交流平台,构建学习共同体,向监护人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监护人自身心理素养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进行定期沟通,及时掌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与问题,其次,根据学生家庭结构的特点和家庭教育的现实状况,帮助学生的监护人初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理解和掌握实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正确途径和方式,使监护人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再次,“教师要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同学校、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10]P47

2、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

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的完善,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团队打造的保障体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各种机构的设置设立等等,都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机制的建设,这些有效机制的建立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同时有利于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合作机制,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有利于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上的高度一致,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和高度的整体性。

3、建立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

建立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首先要建立社区或村心理咨询(教育)中心。其次,要配置心理(教育)咨询专业人员,加大对村民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让每一个村民了解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服务于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机制的建立,将进一步促进西部农村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公民心理素质。建立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机制有赖于社会文化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民教育。

(二)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培训力度

师资问题是制约西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有效开展的瓶颈。但是,现在许多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十分有限,“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只有正确理解和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11]P69因此,在国家和高校的支持下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意义重大,它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的成效。从目前的情况下看,短时间内对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专业培训不太现实,可以采取分类、协同、混合的培训模式,即“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教师侧重于心理健康知识和理论以及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再制订专业发展的阶段目标和远期愿景,使他们尽早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独特的工作方法。”[12]P32

具有心理咨询专业背景或有一定心理学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高级”研修班,接受更高层次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本校和本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途径,在当地起到示范作用,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的专业化的发展。同时,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问专家、讨论案例、现场模拟、参与讲座等等。把集中培训、网络研修、校本研修、教师工作访等培训方式结合起来,形成西部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形成农村区域与校本研修学习共同体的常态化运行机制,构建常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机构,推进农村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的常态化。由教师培训常态化转向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促进心理健康教师常态化自主学习,培养大量立足于本土的,扎根于农村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而提高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保证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资源建设

加大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建设是加强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而加强相关的课程资源建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应从二个方面入手。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考核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考核不能缺乏,更不能流于形式,通过课程考核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心理健康,勇于与教师沟通;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减压,把一些心理学有趣的测验和游戏与学生们分享,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可定期开设心理沙龙,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在实施上,因每个区域、每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不同而具体分析。

2、建章立制,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又容易操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13]P125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在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导的情况下,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为农村学生创建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孩子形成健全人格;学校还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家庭教育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和谐的、健康的氛围和环境中健康成长。

(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地位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弱势地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而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地位的提高要加大力度,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要落到实处,应肯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尊重其职业专业性。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地位,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并彻底落实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14]严格执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准入制度,招聘心理学、心理咨询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专才专用,“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15]P21以此提升西部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五)多渠道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途径

优化西部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团队首先要拓展教师的来源途径。一方面可以在社会上大力宣传,鼓励和吸引社会上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优秀专业人员争当西部志愿者,加入到心理健康师资队伍中来,一起服务西部农村学生心理健康。以缓解当前西部农村中小学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这一难题。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心理学专业的优秀大学生“假期短期支教”活动。短期支教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团辅活动。支教中,会为各年龄阶段的中小学生设计相应的团辅活动,这些活动都会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二是家访活动。在支教期间,大部分团队都会安排家访,课余时间也会主动和学生们聊天,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家访为家长在他们与学生沟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对更为专业的建议;三是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这里的档案不仅是为帮助学校完善学生个人信息,支教团队也会在档案中记录学生在心理拓展类活动中的表现,为学校老师提供学生的心理现状的基本描述,也为后来的支教团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打下一定的基础。

总之,“西部农村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16]P100只有通过各种途径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尊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体性;建构多元化的保障机制,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地位,就一定能够实现全面提升西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琴,李祚山,刘永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对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7):13.

[2]张敏.两亿农村学生缺少心理健康教育[N].新华每日电讯,2003-8-1:6。

[3]张仁芳,尹丽娜,杨晓霞,关于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3):12。

[4]杨震,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9.

[5]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Z],教育部网站,2012年12月18日。

[6] 杨艳宏,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良倾向与对策[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2011(3):144.

[7]俞国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153.

[8]游彤,试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误区及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0(3):67.

[9] 姚健儿,加强师范生的心理素质训练浅谈[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00.

[10]李文忠,探索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1):47.

[11]张仁芳、尹丽娜、杨晓霞,长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J],现代中小学育,2009(10):69.

[12]刘艳军、费翔,谁来抚慰受伤的心灵――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应对之策[J],教育艺术,2010(5):32.

[13]殷剑平,中小学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2):125。

[14]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Z].教基字.1999年第13号。

[15]侯一波,淮安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现状调查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21

[16] 郝建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100.

作者简介

朱虹(1979-),女,乐山夹江人,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育。

刘延金(1979-),男,河南罗山人,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

钟杨(1958-),男,四川成都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史。

相关文档:
高职院校韩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发挥课前会话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关于推进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思考
论对行政裁量权的司法审查
关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考
狂欢理论视阈下的《檀香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