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在实践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时间:2018-12-14 人气:

摘    要:

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环境中自由交往、自主操作, 获取经验, 获得发展的活动即区域活动。各色区域活动的创设, 初衷是满足幼儿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各种问题。

关键词:

区域活动; 问题; 对策;



一、区域活动的含义

区域活动室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环境中自由交往、自主操作, 获取经验, 获得发展的活动。蒙台梭利强调“环境是第三任教师”,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在幼儿园的活动室规划区域, 投放适宜的材料, 放手让幼儿自由交往和操作、让幼儿有机会遭遇真实的生活问题和认知冲突, 有助于幼儿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交往能力和认知能力, 有助于幼儿创造性地自我表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要尊重幼儿深吸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二、区域活动实践中的问题

1. 区域环境创设方面:

由于部分幼儿活动室面积所限以及教师认知误区, 活动区的设置和材料的摆放, 经常发生互相影响和干扰的现象, 不容易形成良好的活动区规则。

2. 区域材料投放方面:

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非常匮乏, 目的性不强。材料投放往往单纯追求“丰富多样”, 而忽视了幼儿是否理解;单纯追求新颖花哨, 而忽视了幼儿发展规律, 无法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各个活动区域内部材料的设计和投放缺乏层次性和可调整性。

3.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方面:

幼儿园教师层次不同, 有大量中小学转岗教师和年轻教师, 他们对区域活动认识还较肤浅, 指导区域活动的能力欠缺, 仍以传授知识、维持纪律、调节矛盾的身份出现, 教师置身参与和孩子们共同活动的时间极少, 对幼儿表现的和发展水平观察不够, 指导随意性大缺乏计划性。

4. 区域活动与主题课程的结合方面:

教师往往从成人的主观意愿出发, 没有考虑幼儿的意愿兴趣, 造成了幼儿不能积极主动参与的现象。活动区与课程主题结合不够, 活动区内容与课程中的主题基本无联系或更新不及时。幼儿身体动作参与多, 大脑思维参与少。

三、解决对策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 一旦组织不当, 变形同虚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

1. 创设丰富有效的区域环境。

为了有效地利用活动室空间, 打造方便幼儿取放材料, 静区与闹区分开的区域环境, 应遵循如下创设原则: (1) 科学区要靠近水源, 美工区可适当靠近水源。 (2) 角色区、表演区、娃娃家尽量设置得靠近一些, 方便资源共享, 区域互动。 (3) 建构区场地大一些, 尽量选不妨碍幼儿活动的地方设置, 以便幼儿建造大型建筑。 (4) 图书区应选在活动室较安静的角落, 光线充足。益智区可适当靠近图书区。 (5) 方便取放的桌面玩具和编织类玩具, 尽量设计为可移动的。孩子们活动时, 取出活动;不活动时, 归位。这样, 能尽可能大地利用活动室空间, 创设更多的区角游戏。

2. 科学有效地投放材料。

(1) 材料的安全性和艺术性。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 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 注意材料的美观, 以吸引幼儿的注意, 激发活动兴趣。 (2) 材料的目标性和探究性。教师提供的材料能有目的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的发展。材料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 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在投放“小车下坡”这个游戏材料时, 老师就将坡道设计成光滑面、凹凸面和褶皱面, 让孩子探究不同面小车下滑的速度及原因。 (3) 材料的针对性和计划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 做到有的放矢, 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 (4) 材料的层次性和动态性。在区域活动中最大的优势莫过于能为有兴趣、能力各异的幼儿提供丰富多变、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和活动材料。一方面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 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另一方面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 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 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 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 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 (5) 家园合作, 共创区域。发动家长朋友们, 为孩子们带来区域材料, 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区域, 甚至将生活中孩子们经常接触的场所搬到了我们的活动室。有在超市里工作的家长将“年货节”的宣传牌和爆炸贴带过来, 经过家长和老师的细心布置, 一个高大上的超市游戏就诞生了。

3. 教师智慧有效地观察指导。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制定区域规则, 小班孩子较小, 老师制定图片形式的区域规则, 方便幼儿理解。中大班幼儿具备初步的规则意识, 让孩子们参与到区域规则的制定。老师细致地观察区域时幼儿的表现, 从而适当调整区域材料, 并有效的介入指导。

4. 有趣有效地设计区域活动课程。

有趣有效地区域活动设计, 可以提高孩子们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甚至是课堂知识学习的完善和复习。

四、结语

总之,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 是获得认知体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老师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 有针对性地创设环境、介入指导, 以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旭花.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和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


相关文档:
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发挥课前会话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关于推进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思考
高职院校韩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微服务研究
关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