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18 人气:
摘 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 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 这是前所未有的。新课标中“数感”摆在六个核心概念之首, 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 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如何对第一学段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呢?
关键词:
数感; 体验; 发展; 强化; 形成;
一、概念的阐述
什么是数感呢?《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二、研究的现状
放眼现在的数学教学,发现有些教师显得太急功近利,希望通过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作业和考试技巧加上大量的练习,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目的。殊不知这样做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缺乏有效的思维训练难于领悟与习得,形不成数感,其结果是培养了许多连买东西的钱都算不清的数学高才生,而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表现的是看错数字,抄错数字,记错数字;在计算教学中正确率低,速度慢,看数字时颠倒顺序,符号错误。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究。
三、第一学段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学生数感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感受数,初步建立数感;通过语言环境中丰富对数的认识、比较估算数,发展数感;从而在实际问题中分析数与问题的关系,强化数感。
1. 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标准》明确提出要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第一学段)
那怎么样做才能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呢?
(1) 生活中感悟数感。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理解。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的真正意义,体验到数学在生活实践之中。如学习面积单位,让学生动手画一画、量一量并举例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在交流评价活动中,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数学变成了可以看得见的“事实”。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尊敬的家长:您好!
你的孩子已经学完了“人民币”的认识,请协助完成以下作业。“小小采购员”,让您的孩子单独采购今天您家所需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这是您的孩子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所迈出的第一步,请给予支持。谢谢!
采用表格的形式,表格纵向内容为:购买的东西和所用的钱数,让学生依次完成。完成这项作业后,在小组里交流讨论,并让他们互相说一说购物的感受。
(2) 亲历实践体悟数感。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虽然学生通过课前学习,从书本知道了一些数学知识,但这仅是间接经验。尤其是对一些时间性很强的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没有自己的亲身体会,难以理解,更谈不上掌握和运用了。因此,课堂上要充分制造条件,让学生实践体验。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出示“小明家每天吃2千克大米,两天吃多少千克大米?”让学生根据要求列出算式,接着又问“3天吃多少千克?5天吃多少千克?10天、50天呢?……”学生开始写得很高兴,越到后来就厌烦了,这时老师向同学介绍用乘法来,表示的方法,既简单又快速。让学生体验到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四、教学实践中提高数感
1. 挖掘教材资源,发挥习题价值,强化数感。
新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数感训练的题型和题目,关键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地把握和实施,运用比较科学的和能显现数感训练的方法,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不仅学会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数感得以发展和提高。
如:“20以内退位减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一年级下册P12第8题)
小白兔与小灰兔共收了16个萝卜,小白兔分给小灰兔9个,你还剩下几个?
在练习中,我改动了一下为“小白兔与小灰兔共收了16个萝卜。小白兔分给小灰兔9个,小灰兔说:你剩下的太少了。”我让学生猜一猜小灰兔为什么会说“剩下的太少”?在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对16、8、9、7几个数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又如19页的第9题,小猴子摘了13个桃,吃了9个。读完题我马上说了一句话:这些小猴子真厉害!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说他们?让学生提问。
2. 拓展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丰富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数感的建立来自生活,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应用,才能使数感更丰富充实,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让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设计购物方案,秋游是一件足以让学生快乐的事情,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运用了刚学会的知识去既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丰富了自己的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不厌其烦,加强训练,日积月累,逐步培养。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从头扎扎实实地抓起。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上下册, 三年级上册.
相关文档: